close

告白.png 

圖片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File:Saying.png

前言:

 天啊!我竟然在寫影評(顫抖)其實很久以前就萌生了想寫影評的想法,但是寫出來的洨的規模也只能說是自己的陋見吧!不過電影就像詩一樣,詩的可讀度是建立在一首詩倒映在每個人的心中是不同的風景,而風景的呈現憑藉的是自己的眼光;電影也是如此,所以,我寫的影評即是我觀賞這部作品後所看到、得到的收穫,可能電影介紹的部分很簡陋甚至從缺,但我還是期望如果路過的你在看過我的文章後,若不嫌棄的話可以予以高見,甚至回饋!我會興奮到很_的!亂講的。

  第一部要寫的片子竟然是<告白>,本片導演為中島哲也,指導過的作品有<下妻物語>以及<令人討厭的松子的一生>(此片亦有書即漫畫發行。)從有鮮艷色彩為基調的<松>片到這部陰沉的<告白>,同樣為文學之作的翻拍電影,兩者卻風格迥異,實在是考驗著導演的功力。說來慚愧,我很膚淺地沒拜讀完湊家苗的<告白>就在這裡毫洨,畢竟電影是書的影子,不過,我想就先不要跟我計較了喇。

簡介:

  因為這部片上映後隨即多評如潮,起初我還以為是甚麼愛情電影(我還想說,這麼老土的名子。)沒有想到內容竟是如此特別、倍具爭議,所以有神了一下這部電影的資料,內容大致是一位單親的初中老師的唯一愛女被其班上的兩位學生害死,經由不同角色的「告白」,讓觀眾發現每件事情的真相、每位角色背後的故事與內心,最後拼貼出一整件事情的經過。每位角色「告白」的順序安排得十分精準,銜接的部分也不會太過突兀,反而讓我在看完一個個告白後漸漸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不寒而慄(相同故事呈現有黑澤明的<羅生門>,相信大家一定耳熟能詳吧!)當然,穿插在每個人告白之間的小故事,也十分地令人印象深刻,比如說:哲哉的童年以及與其母的關係、哲哉與美呆現入愛戀時青澀的笑語、直樹在殺人後的崩壞與獨白…等等,都是故事裡很重要的螺絲釘,雖然是整件事件的分支,但卻有助於我們深入了解「為什麼他們要這樣做?」以及「為何他們會這樣思考?」。由每個角色所扮演的點,互動所造成的事件所延伸出的線,事件與事件的關連帶出了一個完整的「面」,真相也漸漸明朗,明朗得令人覺得冰寒,本片也隨之結束。

抓漏:

  有點可惜的是,有些失控的理由有點薄弱,例如:植樹為了證明他是「有能力的」所以狠下心來殺害森口老師的女兒(雖然他要做出哲哉沒有做到的事,但這樣殺人所需要償還的代價客觀來講是更高的吧?不過他媽的有<少年保護法>作為屏障,這下子又糟糕了。)不過,這件事情是建立在一群青澀的初中生身上,自我意識即將行程之際,這種時機的心智最好控制,也是最容易失控的(露那西事件的建立背景也是十三歲,吊詭的十三歲。)所以,背景的設定是精準的,佩服作者。或許,就是因為薄弱的心智,賦予每件荒唐事件發生的可能性,成長的過程總是需要碰撞,然而承受不起碰撞的結果就是崩壞(總覺得日本人都很愛來崩壞這招啊?!)其實,支撐憤怒出現的靠山,是許多的精力,換言之,憤怒之所以常常出自於年輕的生命,就是他們擁有過多的精力,如果要使一個成年人完全地憤怒,除非觸及他最在意的點,或是他有薄弱的心智,要不然,要使一個人平白無故激生出那麼多的憤怒,是有點困難的。

延伸解釋:「憤怒」

  可是我這裡指的「憤怒」不只是指生氣,而是一切的激動的情緒,裡面夾雜著自我呈現的渴望、對於現狀的不滿與哀鳴、為憤怒而憤怒的憤怒,以上種種(甚至更多)所產生的化學反應,就是年輕人專屬的傳奇式的「憤怒」,不要小看年輕人的「憤怒」,這是一股傻勁,所延伸的正面產物,代表有:艾薇爾‧拉維妮(Avril Lavigne)的刁難青少女憤怒風格(多屬早期創作,近年的艾薇爾隨著歲月的增長,其音樂風格逐漸趨近甜美搖滾風。)甚至一小部分的嬉皮文化也帶有「憤怒」的色彩,如果要負面的例子,就是所謂的「憤青」了吧!我又有個發現,生活在高壓環境底下的青年,如果沒有適當的出口,是會有問題出現的,如果適當塑型與導正,或許會有意外的收穫也說不定?!

側重:

  想到了!我要說的是,大家是否有無注意到,森口老師對於哲哉的基礎印象就已不甚佳,在哲哉要拿防竊錢包去科展時,森口老師充滿質疑且有點惡意的那一幕?森口老師甚至覺得哲哉一心想要研發出害人的東西(我想可能是森口老師曾經瀏覽過哲哉的奇怪網站吧。)卻不知道哲哉拿作品去參加科展的背後原因,只是想單純地吸引他的母親注意,並讓自己滿腔的「憤怒」有個適當的出口,一切卻隨著一些否定(哲哉老媽的無視、露娜希事件的出現,森田老師的否定也可視為一小部分。)之後延伸出更多的裂痕,終究導致無法彌補的事情。

結語(豪洨)

  其實我還想要舉出很多事情的因果,可是這樣再舉下去,我都要不舉了,我說我的手。只能說,這部片給我的想法是「孽啊!」好喇,還不致於這麼淺白(汗顏)就是人人的關係是環環相扣的,遠比我們想像得還要緊密,所作所為交織下的影響也總是我們無法意料的,相信各位都知道「蝴蝶效應」吧!然後事情往往出乎我們意料其實也有一個專業名詞可作解釋,我相信這個「效應」有耳聞的人應該就相對少很多了吧!這個「效應」稱為「黑天鵝效應」,此一名詞的由來是當初歐洲人造訪澳洲時,初見黑天鵝的存在,但在那之前,歐洲人只相信世界上的天鵝只有白色,因此,從沒料想過但確實存在的事件,就稱為「黑天鵝效應」。人是不是往往活在自己的眼光當中呢?是不是總是認為自己所認為的,並活在自己所設下的框架下去碰撞別人的框架呢?是說,許多事實也是使人不忍卒睹,接受他需要花多少勇氣與力氣,並棄它(事實)又必須付出多少的代價呢?我想,端看個人了!

告白:救贖只能自己給自己。(圖一) 

↑生活在痛苦裡,有如身處在地獄。

  <告白>一片中,從頭到尾,最清楚每件事情的,就屬森口老師了,她揹負著喪女之痛,隱藏了情緒了解每件事情以及安排了許多的事情,背後需要付出多少的代價呢?那樣的痛苦,我無從而知亦無從衡量,但,我想每個人所背負的痛苦都是有一定厚度的,如果不適當地磨鈍自己的稜角,碰撞別人的過程中,也是會帶給自己與他人痛苦的。我們都是生活在現世的靈魂,或許現世是座煉獄,我們都在等著被審判與被救贖,但救贖,往往只能由你自己給予自己,上帝賦予你雙手,你可以選擇握緊或放鬆、雙手朝上擁有全世界或等著被施捨,抑或雙手垂下放棄所有或施捨,端看你怎麼想了!

  我想,在森田老師說「開玩笑的!」那種笑中帶淚的告白中,我看見了她已經得到了一些救贖,而她也不吝惜施捨一些救贖給那位殺害她女兒的憤怒青年。

告白:救贖只能自己給自己。(圖二) 

↑含著淚的笑語,是否意味著已經得到了救贖?(雖然這張截圖松隆子姊姊的臉看起來很不懷好意。)

閒語:

  話說姊姊我其實邊收看<告白>的過程中還邊開了線上的國小同學會,接近十年沒見了(幹,透露我年齡。)然後遭受了國小同學紛紛指認霸凌事件,一邊視窗又開著看告白,總讓我有種不寒而慄之感,哈哈哈!

  其實我也沒幹嘛,我只記得我疑似把一位女生推進泥池、叫同學罰寫「我是笨蛋我不說話」一百遍之類的無聊事情而已,很嚴重嗎?幹,好啦,我知道錯了(低頭)其實,我最近一直在展開告白的救贖行動呢!就是一一找回被我霸凌的人跟他們懺悔,當然,我還是再度提起她們不想被提起的回憶一次,幹,突然覺得我夠犯賤!不過,當時的憤怒尷尬都變成今天的笑語,我想,我的牛奶(按一)應該不會被下愛滋病毒吧!(按一:<告白>裡的情節。)

連結:

  我知道我打的東西很瑣碎,神了一下網路,該死,比我好的寫者多得跟我膝蓋的雜毛一樣多,所以放上一些連結,如果想要知道更多情節與不一樣的觀感,就點點以下的網址摟!

.原著-湊家苗<告白>維基百科介紹:http://zh.wikipedia.org/wiki/告白_(湊家苗)

.Vickyの新芽:http://blog.xuite.net/s0901423/think/31088367

.小馬看日劇:http://albert0815.pixnet.net/blog/post/17653521

 

  最後,謝謝捧場看完的你/妳!揪咪!
  (截圖為自製,若有侵權敬請告知,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404 not foun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